史前时期

中国史前时期,指的是中国历史上尚未出现文字记载的时期,研究主要依赖考古遗址、石器、陶器、骨器、建筑遗迹、人类遗骸等实物资料,而非后来的文献记载。

旧石器时代

- 约200万年前~1万年前
查看更多 →

从早期简单的打制石器,到中期掌握用火技术,再到晚期出现装饰品和埋葬行为,旧石器时代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初步发展。

早期旧石器时代

(约200万年前~30万年前)

以元谋人、蓝田人为代表,使用简单的打制石器,过着狩猎采集的生活。

中期旧石器时代

(约30万年前~10万年前)

以北京人为代表,掌握用火技术,出现简单的语言交流能力。

晚期旧石器时代

(约10万年前~1万年前)

以山顶洞人为代表,石器制作更精细,出现装饰品和埋葬行为。

中石器时代

- 约1万年前~约公元前8000年
查看更多 →

过渡阶段,从旧石器到新石器的转变期。石器打磨技术初现,开始尝试农业和家畜饲养,生活方式逐渐定居。

新石器时代

- 约前8000年~前2000年
查看更多 →

农业与定居生活普及,社会分工开始。出现彩陶文化黑陶文化等重要文化。

仰韶文化

(约公元前5000年~前3000年)

黄河中游地区的重要文化,以彩陶闻名。

大汶口文化

(约公元前4300年~前2500年)

山东地区的重要文化,农业发达。

红山文化

(约公元前4000年~前3000年)

东北地区的重要文化,以玉器闻名。

良渚文化

(约公元前3300年~前2000年)

长江下游地区的重要文化,出现早期城市。

龙山文化

(约公元前2500年~前2000年)

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重要文化,黑陶工艺发达。

青铜时代

- 约公元前2000年~前1600年
查看更多 →

出现初步的国家形态和社会阶层分化。良渚文化后期、二里头文化等是向夏朝过渡的重要阶段。二里头文化被一些学者认为与夏朝有密切关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