旧石器时代
中国旧石器时代大致分为早期、中期和晚期,时间跨度从约200万年前延续至距今约1万年,是人类在中国演化发展的重要阶段。在早期旧石器时代,以元谋人和蓝田人为代表,生理上仍较原始,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,以采集和狩猎为生,尚未掌握用火;中期旧石器时代,以北京人为代表,人类脑容量增大,体质进化,学会了控制和使用火,用于熟食、取暖和防御,工具种类增多,出现了群体生活与初步分工,也可能已有简单的语言交流能力;晚期旧石器时代,如山顶洞人,石器更精致,出现了骨器与装饰品,表现出审美与宗教意识,同时有明确的埋葬行为,社会组织更加复杂,已经接近现代智人形态。
早期旧石器时代
- 约200万年前~30万年前代表人类
元谋人(Yuanmou Man)
元谋人作为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人类化石,属于直立人阶段,虽然仅出土两枚门齿化石,但具有明显的人类特征。其年代与非洲东部的早期人类时间接近,说明中国南方是早期人类的重要活动区域。
主要特征
早期旧石器时代的人类以打制石器为主要工具,技术较为粗糙,主要用于处理猎物和防御。他们依赖采集野果和捕猎小型动物为生,尚未掌握驯养动物和农耕技术。 目前没有确凿证据显示他们会使用火,仍处于自然依赖型生活方式。他们主要栖居于天然洞穴、岩阴或露天平台,尚未建造人造居所。 从生理特征来看,他们具有骨骼粗壮、下颌突出、脑容量小于现代人等早期直立人的典型特征。
重要遗址
元谋猿人遗址
元谋人遗址位于云南省元谋县虎跳滩,于1965年发现。遗址出土了两枚人类门齿化石、打制石器和哺乳动物化石等重要遗物。 作为中国目前最早的人类化石记录,该遗址不仅证明了早期人类已在中国西南地区活动,其出土的石器也表明当时人类已具备初步制造工具的能力。

元谋古猿牙齿化石,距今约170万年

元谋人复原像,展现早期人类面貌特征
蓝田公王岭遗址
蓝田公王岭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,自1963年起陆续发掘。遗址出土了保存完好的女性头骨、牙齿化石、石器及动物骨骼等重要遗物。 其中,完整的骨骼化石为研究早期人类形态演变提供了重要依据;出土的石器主要为砍砸器、刮削器等粗糙工具; 遗址环境研究表明当时为开阔林地,适宜采集和狩猎活动。

蓝田人头骨化石

蓝田人,复原于西安陕西历史博物馆
元谋人(距今约170万年)是目前中国最古老的人类化石记录,而蓝田人(年代略晚于元谋人,接近北京人)则保存更完整,提供了更多关于早期直立人头骨形态与演化信息。 两者都属于直立人阶段,代表中国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的重要阶段,其中蓝田人在人类演化路径上更接近现代人类。 值得注意的是,这两个遗址都未发现明确的火使用痕迹,表明当时人类仍处在相对原始的狩猎采集阶段。
中期旧石器时代
- 约30万年前~10万年前代表人类
北京人(Peking Man)
北京人(Homo erectus pekinensis)是发现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的早期直立人,距今约70万年~20万年之间(主流认为30万年前最为活跃)。 其身高约150~160厘米,体重50~60公斤,脑容量约1000~1100毫升,远超元谋人和蓝田人,向现代人类更近一步。 虽然具有粗壮骨骼、厚颅骨、突出的眉脊等原始特征,但已具备一定智能基础,是人类演化过程中的重要一环。
主要特征
中期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在多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。他们掌握了用火技术,能够主动取火与保存火种,用于烹饪、取暖、照明和防御野兽,这在周口店遗址的灶坑、烧骨和灰烬层中得到证实。在工具制作方面,打制石器技术更加精湛,出现了多面体工具、尖状器、刮削器和石核工具等更实用的工具。社会形态上,形成了集体居住与协作狩猎的组织雏形,可能已有初步的性别分工。他们居住在天然洞穴中,既具备防御功能又相对舒适。在生理特征上,身体结构已能适应北方气候,表现出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。此外,他们可能已具备初步的语言能力,能够通过声音和手势进行简单交流,促进了群体合作。
重要遗址
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
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,于1920年代初由瑞典学者贾德与中国学者裴文中合作发掘。 该遗址出土了40余具个体的头骨、牙齿、股骨、胫骨等化石,以及多层文化堆积中的大量打制石器、烧骨和炉灰。 作为世界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最重要的遗址之一,它证明了北京人在几十万年前就已掌握用火技术并形成了社会组织。

周口店北京人历史博物馆北京人用火复原雕塑

周口店北京猿人雕塑
🔗相关链接
山西西侯度遗址
位于山西芮城县黄河边的西侯度村,距今约180万年,早于北京人。 遗址出土了大量砍砸器、砾石刮削器等早期打制石器,是中国最早的石器制造遗址之一。 这些发现表明早期直立人已具备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,虽然不一定与北京人直接相关,但为北京人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线索背景。

烧骨的发现,对北京猿人的人类始祖地位提出极大挑战

牛角化石
晚期旧石器时代
- 约10万年前~1万年前代表人类
山顶洞人(Upper Cave Man)
山顶洞人发现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顶端(因地形得名"山顶洞"),距今约3万年~1.8万年之间,是中国晚期旧石器时代的典型代表。 他们被归类为晚期智人(Homo sapiens sapiens),与现代人属于同一物种。 从生理特征来看,山顶洞人的体质形态与现代人类极为接近,具有高圆的颅骨、发达的颏部,脑容量约1350毫升,接近现代人水平,可视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中国人祖先之一。
主要特征
晚期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在多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。 在工具制作方面,他们掌握了细石器、骨器、角器等精细工具的制作技术,如骨针、鱼镖等,代表劳动技术的显著提升。 在精神文化层面,出土的穿孔兽牙项链、骨针、红色赭石等装饰物,以及明确的埋葬行为(包括陪葬品和尸骨上撒红色赭石),说明已具备装饰意识、审美能力和初步的宗教观念。 在生存方式上,他们已能制作鱼镖、骨针、弓箭等工具,适应包括森林、草原、河流地带在内的多样化生存环境。
重要遗址
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
山顶洞人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顶端(因地形得名"山顶洞"),1930年代由裴文中主持发掘。 遗址出土了3具相对完整的成人骨骼、儿童牙齿化石,以及多种骨制工具、装饰品、石器和大量哺乳动物骨骼。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,遗体伴有穿孔兽牙和红色赭石,反映出当时已存在埋葬仪式和宗教萌芽。

山顶洞人雕塑

山顶洞人头骨
广西柳江人遗址
柳江人遗址位于广西柳州市柳江区白莲洞,年代距今约6万~3万年之间。 该遗址出土了完整的头骨与牙齿化石,其体貌特征接近现代人,是中国南方晚期智人的重要代表之一。 这一发现丰富了南方人类演化链条,证明了晚期智人在中国南方地区的分布。

柳州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展出的柳江人头颅

柳州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展出的柳江人骨架化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