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露之变
甘露之变是唐文宗李昂在位期间(835年)与朝臣策划的诛杀宦官行动,因计划泄露导致失败,造成大批朝臣被杀,成为晚唐宦官专权达到顶峰的标志性事件。
开元盛世

甘露之变是唐文宗大和九年(835年)策划的一场旨在铲除宦官集团的政变,因计划泄露而失败。文宗与宰相李训、郑注等人试图以“天降甘露”为诱饵, 诱杀宦官首领仇士良,结果反遭宦官反扑,朝臣大批被杀,文宗被软禁至死。此事件标志着宦官势力达到顶峰,唐朝中央政权彻底被宦官掌控。
自安史之乱后,宦官势力逐渐壮大,至文宗时期已达到专权顶峰。宦官不仅掌握着神策军这一唐朝最重要的禁军兵权,还通过枢密使、护军中尉等关键职位控制军机要务和禁军统领,形成了强大的军事基础。 更为严重的是,宦官已能控制皇帝废立,唐宪宗(820年)、唐敬宗(826年)均被宦官杀害。,造成"内廷"与"外朝"的尖锐对立,皇权被严重削弱。
"文宗性守正嫉恶,以宦者权宠太过,继为祸胎,元和末弑逆之徒尚在左右,虽外示优假,心不堪之。思欲芟落本根,以雪雠耻,九重深处,难与将相明言。前与侍讲宋申锡谋。" ——《旧唐书》
828年,唐文宗李昂通过"贤良方正"科选拔刘蕡等直言敢谏的改革派人士,为政治改革储备人才。 同时重用李训、郑注等非宦官系官员,委以重任,逐步削弱宦官势力,并秘密筹划铲除宦官集团的详细计划。 先是利用宦官内部矛盾,通过挑拨离间使王守澄与仇士良等宦官产生矛盾,最终借机将宦官首领王守澄毒杀。 同时任命亲信控制部分军权,李训出任宰相,韩约出任左金吾卫大将军掌握部分禁军指挥权,郑注则出任凤翔节度使,以凤翔为基地秘密训练军队,为事变失败后准备退路和支援力量。
835年,文宗与李训、郑注等朝臣在大明宫紫宸殿策划诛杀宦官。他们以左金吾厅石榴树夜降"甘露"为借口,意图诱使宦官首领仇士良等前往查看,然后伏兵诛杀,再由郑注率凤翔兵入京肃清余党。 同年12月14日,文宗率百官至含元殿,命宦官仇士良等前往左金吾厅查验“甘露”,仇士良发现伏兵(幕布后藏甲士),急返含元殿劫持文宗回内殿,神策军封闭宫门,屠杀朝臣千余人,包括李训、郑注及四名宰相。 郑注在凤翔被监军宦官所杀,遇害者家属及未参与者如白居易族弟白敏中亦受牵连,酿成一场血腥清洗。
"仇士良等至左仗视甘露,韩约变色流汗,士良怪之,曰:「将军何为如是?」俄而风吹幕起,见执兵者甚众,又闻兵仗声。士良等惊骇走出,门者欲闭之,士良叱之,关不得上。士良等奔诣上告变。" ——《资治通鉴》
甘露之变后,宦官集团完全控制朝政,文宗沦为傀儡,南衙朝官精英几乎被屠戮殆尽,皇权彻底丧失行动自由。 在制度层面,确立了宦官集团的绝对优势,“南衙”(朝官)与“北司”(宦官)对立公开化,士大夫彻底失势,牛李党争加剧,朝政更加混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