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孝妇剖肝救姑:明末一位农妇的至孝传奇
贫贱夫妻的孝道坚守
徐孝妇是湖广汉阳人,自幼嫁给本村一位叫汪卷的村民。汪卷家境极其贫寒,靠给人做苦工维持生计,家中只有年迈的老母邓氏。 徐氏嫁入后,白天跟丈夫下地耕作,晚上则纺织谋生,对婆婆百般孝顺,无论鸡鸭猪肉还是蔬菜粗粮,从未让婆婆挨饿缺乏。
大旱中的生死抉择
崇祯年间(大约在1639—1640年),大旱成灾,瘟疫流行,家家户户食不果腹。徐氏与丈夫一起四处乞讨求食,但讨不到饭,也没人肯买她为奴为婢。此时婆婆身患重病,命在旦夕,忽然说自己很想吃猪肝。 徐氏便跪地爬行赶到集市,向屠夫苦苦哀求赊一块猪肝。屠夫却说:“你既然没钱,就别指望能要到猪肝。” 无奈之下,徐氏含泪返回,边走边思忖:“既然猪肝得不到,那人肝和猪肝味道可能差不多,万一我自己的肝能治好婆婆的病,让她活下来,我死又有何妨呢?”
妇不得已,泣归,念:「猪肝不可得,人肝猪肝,味或同,万一人肝可医我姑,姑生而我死,死何惜?」—— 《明季北略》
剖肝救姑的神异经历
那夜,徐氏独自在厨房举刀自剖。前三次竖着割肋都未能取出肝脏。正当她准备再次举刀时,忽然看到一个白衣老妇人出现在面前,对她说:“你这样用刀不对,应该横着割,不要竖着。” 随着"咔嚓"一声,肝脏应声而出。神奇的是,在熬制肝汤时她竟毫无痛感,直到喂婆婆服下后才昏死过去。 白衣老妇再次显灵:"莫怕,我来救你。"徐氏随即苏醒,伤口也奇迹般愈合。
墓庐守孝的坚贞岁月
婆婆去世后,徐氏在荒山坟旁搭起草庐。那里常有野兽出没,夜半鬼哭,她却始终坚守。 有人见她可怜,送衣送饭,她坚辞不受,说道:“冻饿劳苦,无非一死罢了。我在那日割肝之时,便已死过一次;若能让婆婆活命而我死去,也无憾。如今若死在坟前,早晚都不打紧了。” 汉阳县令杨四知听闻此事,特上奏朝廷请求旌表。这个普通农妇的孝行最终被载入《彤史遗编》,成为明末乱世中最动人的孝道典范。
孝行奇闻
这是明代非常著名的一则孝行奇闻,虽非正史,却多本笔记文集中有记,后代也曾立碑表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