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陵君窃符救赵

邯郸危局

公元前260年,秦将白起在长平之战坑杀赵军40万后,次年(前259年)继续围攻赵国都城邯郸。 赵国危在旦夕,平原君赵胜(信陵君姐夫)连续派使者向魏国求援。 这场战争让赵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,整个国家面临着被秦国吞并的危险。

《史记》载:"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,又进兵围邯郸。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,数遗魏王及公子书,请救于魏。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。"

魏王的犹豫

魏安釐王虽派大将晋鄙率十万大军救赵,但因畏惧秦国威胁,让军队驻扎在邺城(今河北临漳)按兵不动。 魏军虽然名义上是来救援赵国,但实际上却持观望态度,不敢真正与秦国对抗。 赵国的使者一批接一批赶到魏国求救,平原君甚至写信责备信陵君:“你难道不心疼你姐姐吗?”看到姐姐陷入困境,信陵君心里非常着急。

侯嬴献策

信陵君门客、七十岁的守门人侯嬴献上惊天计策。他深知魏王宠妃如姬,而如姬曾受信陵君恩惠,可以利用如姬对信陵君的感激之情让如姬盗取虎符; 同时,就算得到了虎符,还需要注意大将晋鄙可能抗命,需要做好武力防范准备。 信陵君按照侯嬴的计策去做,让如姬帮忙偷到了魏王的虎符(调兵的信物)。他带着勇士朱亥一起前往邺城,朱亥把重达四十斤的铁锤藏在袖子里。 到了军营后,晋鄙果然起了疑心,觉得信陵君单独前来接管军队很不寻常,于是质问道:“我现在带着十万大军驻扎在边境,肩负着国家重任,你却只身前来接替我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” 这时,朱亥突然用藏着的铁锤打死了晋鄙,信陵君就这样顺利接管了魏军的指挥权。

《史记》载:"晋鄙合符,疑之,举手视公子曰:“今吾拥十万之众,屯于境上,国之重任,今单车来代之,何如哉?”欲无听。朱亥袖四十斤铁椎,椎杀晋鄙,公子遂将晋鄙军。"

信陵君窃符救赵

邯郸解围

信陵君之后便在其中精选了八万精兵突袭秦军,配合楚国春申君的援军。 魏军"进兵击秦军,秦军解去,遂救邯郸"。此战不仅解救了赵国,还间接导致秦相范雎失势。 而信陵君也因窃符杀将不敢回魏,在赵国客居十年。 从战略角度来看,这次救援行动延缓了秦国统一进程近二十年,为其他诸侯国争取了存活的时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