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朝争田血案:一场因私仇引发的灭门惨剧
宿怨与陷害:毛凤的阴谋
明朝时期,江西新建县的毛凤和同乡徐均仁,因争夺一块田地结下了多年的宿怨。 官司打了许久,始终没有结果。正巧朝廷派南刑部侍郎金绅巡查江西,毛凤便动起了歪心思。他指使他人诬陷徐均仁,说徐这些年在乡里抢劫杀人、抗拒官兵,还贿赂本县知县,捏造案件,向金绅、镇守太监刘倜、巡按御史段正等人虚报。 三位官员信以为真,联合下令江西三司及分巡等官配合查办,派百户叶俊带兵前去抓捕徐均仁。
火并灭门:血腥的执行
毛凤又暗中送给叶俊五十金,密谋借公事之名灭掉徐家全家。叶俊带着四十名兵士,毛凤则召集了二百七十多名手持火枪、兵器的帮手,一同包围了徐均仁的家。 他们放火烧屋,大肆屠杀,场面惨烈。徐家二十三人被活活烧死,五人被打死,剩下二十六人被绑送到府衙,之后又转呈巡按官员处理。
“凤又赂以五十金,密谋害均仁一家,快私忿。俊率兵四十人,凤集二百七十馀人,操火铳兵器以从,围其家,纵火焚之。家属死者二十三人,杖死者五人,尽缚其未死者二十六人送于府,转达于巡按。”——《涌幢小品》
冤情与昭雪:真相大白
这些御史官员都信以为真,唯独江西按察司觉得疑点重重。徐家虽死伤惨重,却找不到任何作案证据,徐均仁等人也一再喊冤。 按察司判断多半是冤案,命令府县重新严审。结果又有十七人在狱中被折磨致死,仅剩三人存活,其中徐细仔等人得以再向新任巡按御史熊翀申诉。 熊翀将案件奏报皇帝。皇帝震怒,认为毛凤等人因私仇聚众杀人,竟诬陷一家百姓满门遭害,命刑部郎中奚昊和锦衣卫千户潘旺前往,与地方官共同核查,最终查明属实。 毛凤与叶俊被判凌迟处死,叶俊家产被抄,随行从犯全部斩首。皇帝还下令追责当地各级官员:如此大案久拖不理,必须查清责任,分别治罪。 后来,叶俊死在狱中,仍被磔尸示众,以儆效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