拔发立誓:杜杰的非凡人生
立志不仕刀笔
明朝时期,有一个叫杜杰的黄冈人,他的父亲叫杜子鸣,做过僉事(监察御史一类的官职)。 杜杰年少时,有个相士给他看相,说:“你将来会因为‘刀笔’(即幕僚、文书出身,非儒生)而得到官职。” 杜杰听了非常愤怒,当即亲手拔掉自己的头发,发誓一定要凭借儒士科举之道成名,不走旁门左道。
扶危济困、梦中感报
有一位叫朱廷相的知县,家中贫寒,女儿已许配给本地一个豪富人家。朱病危将死,那家豪门竟然借机退婚。 杜子鸣对此感叹道:“身为县令而仍然贫困,真是君子!怎么可能让这样一位君子的女儿无依无靠、无人嫁娶呢?”于是就为朱家做媒,托人再为其女安排婚事。 当晚,杜子鸣梦见朱廷相身穿官服来向他致谢,说:“您的义举高尚,我已在天帝面前请求赐福回报于您。”
天上日初长,人间春正好 (寓意:阳气回升、前途方长,正是大好时节)
金榜题名之奇事
这一年是戊午年,杜杰刚过弱冠(20岁出头),便考中乡试举人。 起初,主考官把他的卷子排除在录取名单之外。可是第二天早上,这份试卷自己“从案上展开”两次,引起主考官的注意与惊异,于是改为录取。 众人听闻此事,都传说这是天意嘉奖他父子仁德的体现。
“是岁戊午,公弱冠,遂举于乡,主司初掷不录,诘朝,卷自展案上,如是再,异而录之。” ——《涌幢小品》
万里扶柩
他的父亲客死于云南,杜杰便亲自扶着灵柩,从万里之外将其护送回乡安葬。 途中正值盛夏酷暑,过三峡之“瞿塘峡”时,水势暴涨,浪涛如马一般大,灩澦滩处湍急难行。 杜杰伏在棺木前嚎哭,用头撞地向天地哀求。顷刻间,狂涛突然退去,不多时,船就顺利靠岸了。 年长的船夫和村人见状,惊骇又感动,彼此议论说:“若不是这个孝子的至诚感天,哪能有这种奇迹!”
正如时人评价:"其诚可动天地,其德可感夷狄,真儒者之风也。"
清廉牧政、与夷为善
后来杜杰被授为长宁县知县。他在万山中采伐木材,全靠“以信义驾驭夷人”,从不以威胁与压迫,结果那些少数民族首领们都乐意竭尽全力协助。 有一年水道干涸,木材无法运出,他在溪边向天祷告。 第二天一早,虽然未下雨,但各条溪流水量大增,水声如雷、浪花飞溅数尺,木材顺流而下,无有阻碍,围观者都惊呼他是“神人”! 晚年辞官归里的杜杰,不久安详离世。他的一生充满神异色彩,但最打动人的仍是那份贯穿始终的赤子之心:从少年拔发明志,到万里扶柩尽孝,再到为官以德化民,每一步都在践行着儒家最崇高的理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