靖康之变
靖康之变(1127年):金国军队攻破北宋都城开封,俘虏徽、钦二帝及皇室、大臣数千人北上,导致北宋灭亡,史称“靖康之耻”。
靖康之变

靖康之变是金国(女真)在灭辽后,南下攻破北宋都城汴京(今河南开封),俘虏宋徽宗、宋钦宗及皇室、大臣、百姓十余万人的重大历史事件。 这场灾难直接导致北宋灭亡,宋室南迁建立南宋,史称“靖康之耻”。
1120年的海上之盟虽然实现了宋金联合灭辽,但宋军在攻打燕京时屡战屡败,最终由金军攻下,暴露了宋朝军事实力的虚弱,使金国对宋朝产生轻视。 随后在燕云十六州的交割问题上,金国拒绝完全交还,仅归还部分城池并要求巨额赎金,双方矛盾不断加深。 与此同时,北宋禁军长期缺乏训练,战斗力严重下降,边防空虚,重要关隘守备不足,将领贪腐,军纪涣散。 而徽宗沉则迷书画艺术,荒废朝政,蔡京、童贯等奸臣把持朝纲,结党营私,朝廷内部党争不断,互相倾轧。 北宋“重文轻武”政策导致边防军战斗力低下,西北精锐在征方腊、伐辽中损耗严重。 1123年,北宋接纳金国叛将张觉为其提供庇护。
1125年,金国以北宋违约收纳叛将张觉为借口,分两路大军南下攻宋。 东路完颜宗望(斡离不)率军6万,自燕京(今北京)南下,攻保州(今河北保定)、真定(今河北正定),宋将郭药师(原辽降将)在燕京叛变投降,引导金军直扑黄河。 西路军由完颜宗翰(粘罕)率军5万,自云中(今山西大同)南下,围攻太原,太原守将王禀死守,金军久攻不下(牵制了西路军主力)。 1126年1月,金东路军渡黄河时,宋军12万守军不战而溃,金军如入无人之境。 1126年2月,面对金军压境,宋钦宗惊慌失措,罢免主战派李纲,答应割让太原、中山、河间三镇,赔款黄金500万两、白银5000万两、绢帛100万匹。 同时康王赵构(后为宋高宗)与宰相张邦昌被送往金营为人质,金军暂时退兵。 金军退后,钦宗反悔,拒绝割让三镇,暗中支持三镇军民抵抗金军,主战派种师道建议趁金军北撤时半渡而击,被钦宗拒绝。
1126年9月,太原在被围260天后陷落,守将王禀投河殉国,颜宗翰的西路军得以南下,与东路军会师。 宋将姚平仲夜袭金营失败,暴露宋军虚弱,各地勤王部队(如陕西军)因朝廷犹豫不决未能及时集结。 1126年11,金军东路军破真定,西路军克潼关,两军于1126年11月会师汴京城下,汴京第二次被围。 而此时宋钦宗却迷信道士郭京的"六甲神兵"之说(号称7777人能破敌),结果城门洞开,金军于1127年1月9日攻破汴京,北宋宫廷的珍宝、典籍、礼器被洗劫一空。 1127年4月,金军分七批押送俘虏北上,第一批有宋徽宗、郑皇后及亲王驸马等,共1400余人,第二批则有宋钦宗、朱皇后及大臣等,共3400余人。其余为工匠、妇女等平民十余万人,北宋正式灭亡。
1127年5月,宋徽宗第九子赵构在南京应天府(今河南商丘)即位,建立南宋,后定都临安(今杭州)。 之后南宋与金国长期战争,后以1141年的绍兴和议暂时停战,形成南北分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