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代十国
五代十国(907-979),唐宋之间的分裂割据时期,政权更迭频繁,社会动荡。
概述
五代十国是唐亡后中国历史上的大分裂时期,持续约72年,以 中原五代更迭 与 南方十国割据 为特征,最终由北宋统一。 这一时期战乱频繁,军阀混战,民不聊生,但经济重心南移、文化承上启下。
这一时期在中原地区,五个短命王朝相继更迭,它们均由唐末藩镇演变而来,定都于汴州(开封)或洛阳。 907年朱温篡唐自立,建立后梁,开启五代十国乱世。朱温原为黄巢旧部,后投靠唐朝,逐步掌握军政大权,最终废唐自立。 936年, 后晋石敬瑭为获得契丹支持,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,自称"儿皇帝",这一地区包括今北京、天津、河北北部等地。 此举导致中原王朝失去重要军事屏障,为后世宋辽对峙埋下隐患。 后汉刘知远短暂复振后因内乱亡国;后周郭威改革积弊,为北宋统一奠定基础。
与此同时,南方地区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割据政权。南吴奠基者杨行密在扬州建立政权,后被南唐取代; 南唐定都金陵(南京),文化鼎盛,后主李煜的词作名垂千古;吴越国在钱镠领导下兴修水利,最终纳土归宋; 前蜀、后蜀相继在成都建立,后蜀文化繁荣;南汉在广州建立,海上贸易发达;闽国、楚国等政权也各具特色。 这些南方政权相对稳定,经济文化发达,其中吴越、南唐等国的和平归降,减少了北宋统一的阻力。
社会经济上。北方因战乱频繁而凋敝,后梁与晋(后唐前身)的争霸持续二十余年,契丹趁此时机南下劫掠。 相比之下,南方得到充分开发,吴越修建钱塘江海塘,福建开垦梯田;广州、扬州成为重要的国际贸易港口; 而后蜀的蜀锦、吴越的越窑青瓷闻名遐迩。到北宋初年,南方户数已占全国65%,经济重心已经基本完成南移。
文学艺术上,南唐后主李煜的《虞美人》、前蜀韦庄的《菩萨蛮》开创了宋词先河; 印刷术在此期间也得到发展,后蜀刻印《九经》,吴越刻印《雷峰塔藏经》,后者是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之一。 佛教在南方兴盛,吴越王钱俶大规模印佛经,杭州成为佛教中心,禅宗云门宗、法眼宗在南方兴起。
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,黄袍加身,建立宋朝。随后逐步统一全国。 随着宋军攻破太原,北汉政权在979年宣告覆灭。至此,延续了七十余年的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终于结局。
五代十国时间线







